首页 > 木皮考试网 > 考试时间 >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内容详情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阙幼仪

木皮考试网将带领大家一起认识教师考试题,希望可以帮到你。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学习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 )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 )、(持续 )、(和谐发展 )。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 )、(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 )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4、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哪六个方面?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6).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5、估算有哪三大特点?如何评价估算?

① 估算过程多样 ② 估算方法多样 ③ 估算结果多样

评价:在上述前提下,估算没有对和错之分,但有估算结果与精确计算结果的差异大小之分。

6、可以用哪四种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和位置?

①上下、前后、左右 ②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③数对

④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三、运用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分析(10分)

下面上《“1——5”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请你依据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加以简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简 评:

(1)全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2)具体(数量、数序、数感)。

(3)准确(会用、体验、感知)。

(4)突出了学习方式的更新。

四、解答题:(每题4分,共40分)

1、6个好朋友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 15次 )手。

2、地面1层记作+1层,地面以下1层记作-1层,从+2层下降了9层,所到的这一层应该记作( -8 )层。

3、有一个整数除300,262,205所得的余数相同,则这个整数最大是( 19 )。

4、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鸡有( 23 )只,兔有( 12 )只。

5、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346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排前后各相距0.5米,队伍每分钟走65米,现在要过一座长629米的桥,从排头两人上桥至排尾两个离开桥,共需要( 11 )分钟。

6、用绳子三折量水深,水面部分绳长13米;如果绳子五折量,则水面部分长3米,那么水深是( 12 )米。

7、小玲沿某公路以每小时4千米步行上学,沿途发现每隔9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她,每隔7分钟遇到一辆迎面而来的公共汽车.若汽车发车的间隔时间相同,而且汽车的相同,求公共汽车发车的间隔是( 63/8 )分钟。

8、一个合唱队共有50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你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最少花( 6分钟 )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

9、口袋里装有42个红球,15个黄球,20个绿球,14个白球,9个黑球。那么至少要摸出( 66 )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15个球的颜色是相同的。

10、在统计学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可以称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下面给出一批数据,请挑选适当的代表。

(1)在一个20人的班级中,他们在某学期出勤的天数是:7人未缺课,6人缺课1天,4人缺课2天,2人缺课3天,1人缺课90天。试确定该班学生该学期的缺课天数。(选取:平均数)

(2)确定你所在班级中同学身高的代表,如果是为了:①体格检查,②服装推销。(①选取:中位数②选取:众数)

(3)一个生产小组有15个工人,每人每天生产某零件数目分别是6,6,7,7,7,8,8,8,8,8,9,11,12,12,18。欲使多数人超额生产,每日生产定额(标准日产量)就为多少?(选取:众数)

教师考试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教师考试综合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教师考试综合知识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考试综合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

A、杜威 B、巴甫洛夫 C、华生 D、斯金纳

2、终身 教育 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保罗·朗格朗 B、罗杰斯 C、索尔蒂斯 D、布鲁纳

3、苏格拉底法又称为( )。

A、问答法 B、发现法 C、讲授法 D、雄辩术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属于( )。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新行为主义

5、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练习 B、学习 C、强化 D、巩固

6、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 )。

A、霍尔 B、高尔顿 C、洛克 D、华生

7、被教育学者公认为是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是( )。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凯洛夫的《教育学》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8、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 逻辑思维 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 )。

A、“兼爱、非攻”

B、“弃仁绝义”

C、“道法自然”

D、“化性起伪”

9、国家对在中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

A、中学教育目的 B、中学教育目标

C、中学教育原则 D、中学教育内容

10、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 方法 ,是( )。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1、根据《水浒传》的描述,在头脑中再造出武松打虎的情景的过程,就属于( )。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12、假定某个年龄组的平均分数为70分,标准差为10分。某生测验得60分,则该生的智商为( )。

A、80 B、60 C、85 D、90

13、在个体顺利实现社会化的发展中,要求他用新近学到的知识技能对原来的知识技能加以补充、改组,或者矫正,最后,使新的知识技能与已有的知识技能融为一体,这是( )。

A、早期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14、“教学相长”的思想来源于以下哪本著作( )

A、《论语》B、《荀子》C、《孟子》D、《学记》

15、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

A、学生 B、人和动物 C、动物 D、 儿童

16、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所给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中)

17、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

A、客观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8、脑由()等部分组成( )。

A、脑干 B、间脑 C、大脑 D、小脑

1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0、下列选项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感知

21、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三个阶段是( )。

A、转化 B、获得 C、评价 D、同化

22、自我意识包括的成分有( )。

A、执行成分 B、认识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志成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3、最先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

24、京师大学堂创办于__年。

25、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26、讲授法主要是以_的形式向学生传授。

27、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__和的反映。

28、思维的基本过程是_和。

29、需要的产生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某种_或__状态。

30、同化是人的一种_机能,当外部信息作用于人时,大脑通过各种水平的作用与转化,将新信息纳入已有_中,构成自身的新的知识系统。

31、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_、_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认知方式。

32、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__和_两种形式。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33、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法国。( )

3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韩愈提出的。( )

35、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

36、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37、有意注意是在人类 社会实践 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

38、当问题存在着多个正确答案或解决方案时,就会有集中思维。( )

39、陈述性知识主要以概念、产生式的形式表征。( )

40、教师取消全程监控的方式以后,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保持,这是一种正强化。( )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41、课程

42、道尔顿制

43、想象

44、同化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5、请列举提高学生 记忆力 的策略。

46、发现学习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7、简述心理和行为的关系。

48、简述男孩和女孩表现在心理方面的性别差异。

49、简述班级教学的主要特点。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50、早读铃声响了,初二(1)班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不久小李(学习成绩位列班上的前几名)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王老师摆了一下手,示意他进去坐好。过了一会儿,“差生”小赵跑来,看到班主任在教室,就在教室外喊声“ 报告 ”,王老师将其引至教学楼拐角处,做了十分钟的“思想工作”。看到这两种情景的同学窃窃私语。

请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51、小张老师是初一(1)班的新任英语老师,第一次登上初一(1)班的讲台。学生在台下的反应很活跃,让小张很受鼓舞。她决定按原备课计划进行互动,就请了十位同学上讲台抢答表演会话。可是由于不了解学生的情况,被请上讲台的同学参差不齐,一些同学反应快,另外一些由于听不懂开始做小动作、扮鬼脸。台上台下一片混乱。

请试用备课的有关知识分析张老师的失误。

下一页更多有关“教师考试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语文业务考试题

理论部分(40%)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 )、( )、( )、(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3、(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 )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 )、( )、( )三个维度设计。6、语文学科个阶段目标分别从( )( )( )( )( )五个方面提出要求。7、自然风光、( )、民俗风情、( )、( )以及( )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 )和(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 )和( );重视( )、( )、()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 )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 )和( ),选择教学策略。9、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 )、( )和( ),注重( )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10、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 ),宜以( )和( )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11、阅读是( )、认识世界、发展思维、( )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 )、( )、()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 )、( )和评价的能力。12、( )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 )、思考、( )、( )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 )、( )、(),不说( )、( )、(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些想象中的事物。13、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 )、( )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是否表达了( ),对( )应予鼓励。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 )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 )的评价,采用()评价方式。14、古诗名句填空:欲穷千里目,( )。( ),死亦为鬼雄。( ),西湖歌舞几时休。( ),要留清白在人间。15、小学阶段要认识( )左右的常用汉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万字。16、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 )( )( )()等方面的表现。(16各小题出自语文课程标准)答案: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 语文素养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 语文实践 )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 )、( 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 识字与写字 )( 阅读 )( 写作 )( 口语交际 )四个方面提出要求。7、自然风光、( 文物古迹 )、民俗风情、( 国内外的重要事件 )、( 学生的家庭生活 )以及( 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 主动性 )和(创造性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 )和(综合性 );重视(情感)1、阅读是( 搜集处理信息 )、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 )、( 教师)、( 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 )、(理解 )、( 欣赏 )和评价的能力。12、( 写作 )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 观察 )、思考、( 表现 )、( 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 真话 )、( 实话)、(心里话 ),不说( 假话 )、(空话 )、(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13、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 文意把握 )(要点概括 )( 内容探究 )( 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14、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 习惯 ),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对(有创意的表达 )应予鼓励。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写作材料 )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 作文修改 )的评价,采用( 多种 )评价方式。语文学科教师业务考试模拟试题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 语文素养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 语文实践 )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 )、( 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 识字与写字 )( 阅读 )( 写作 )( 口语交际 )四个方面提出要求。7、自然风光、( 文物古迹 )、民俗风情、( 国内外的重要事件 )、( 学生的家庭生活 )以及( 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 主动性 )和(创造性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 )和(综合性 );重视(情感)1、阅读是( 搜集处理信息 )、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 )、( 教师)、( 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 )、(理解 )、( 欣赏 )和评价的能力。12、( 写作 )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 观察 )、思考、( 表现 )、( 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 真话 )、( 实话)、(心里话 ),不说( 假话 )、(空话 )、(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13、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 文意把握 )(要点概括 )( 内容探究 )( 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14、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 习惯 ),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对(有创意的表达 )应予鼓励。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写作材料 )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 作文修改 )的评价,采用( 多种 )评价方式。

 

  一、选择题

1A  2A或B  3D   4D   5C   6D   7C  8A  9B  10A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填空题

1.(1)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2)五岭逶迤腾细浪 金沙水拍云崖暖

(说明:出现一个错别字扣0.5分;出现两个或两个的错别字该空记0分。)

2.(1)12  戈 (2)《水浒传》 鲁智深 (3)分(粗) 贪 (4)小处不可随便(5)马鞭鞭马马惊鞭

四、阅读题

1.wéi 是

2.我 以 / 日 始 出 时 / 去 人 近,而 / 日 中 时 / 远 也。

3.①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

②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4.两个小孩辩论太阳是早晨还是中午离人近。

5.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

6.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7.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没有“还是”等恰当词语的扣1分)

8.做 面→吃 面→总结

9.试试自己的儿子想不想占便宜。

10.告诫 教训 意味深长   谆谆教诲(关爱之情)

11.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

五、简答题

要点:

①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②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③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相关